每次對樣品的嗅辨,至少需要6名嗅辨員、1名配氣員和1名判定師共同完成。作為1名嗅辨員,首先要專注。
嗅辨室外,判定師和配氣員會對樣品臭氣濃度作一個大致判斷,然后將樣品按一定比例稀釋。
配氣員一共需配制6組共18個測試袋,每組有2個“空氣袋”和1個“樣品袋”,配制好后,再從小窗遞進嗅辨室。
拿到標有A、B、C的3個袋子后,邱林依次取下氣袋上通氣管的塞子,放在胸前,右手輕拍氣袋,鼻子對準通氣管吸氣。很快,她將認為有異味的袋子編號記錄下來。
為了防止嗅辨師“蒙”對答案,同等稀釋倍數的樣品要嗅辨3次?!皭撼簟钡呐卸ㄓ幸惶讎烂艿目茖W計算體系和統計模型,只要把6名嗅辨師聞出的數據填進去,就能判斷采集的氣體是否超標,這一結論將提供給環保部門,而超標的單位和企業要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整改。
經過兩輪共6次嗅辨,判定師根據嗅辨員提供的數據分析出結果,樣品被測定為惡臭超標。
在嗅辨師考試中,只有同時通過專業考試和嗅辨測試才能上崗。持證上崗后,嗅辨員的鼻子和車子一樣,還要接受“年審”。一般每3年“年審”一次,如果對鼻子保護得不好,在“年審”中沒有通過測試,就得“下崗”了。而嗅辨員的年齡范圍在18歲至45歲之間。
用戶評論